當我二刷了《奧本海默》後才知道,為什麼我會喜歡這種電影,除了諾蘭導演的電影外,這種維持長達三個小時的文戲真的能讓我大呼過癮,我其實並不是那種「能夠思考」的人,我的大部分觀點和看法來自於外界,我把自己比作一個大海綿,《奧本海默》就是大海的水,看完電影的時候我有這種暢快感,以至於看兩遍我也不會覺得膩。(實際上在寫完這段話後我又去線下影院三刷了這部電影。)
在我寫下這段文字的時候已經距離《奧本海默》大陸上映後兩個月後了,此時藍光版也已經釋出,因為個人時間關係,我其實想早些時間寫完影評,但既然等到了 BD 版那麼我想再更細節的面對那些電影裡我更在意的部分。
商業性#
以及毋庸置疑的說,諾蘭導演的功力相當了得,你可以說諾蘭的電影在商業上的成功。這裡指的是電影上所謂的商業性,更白話來說,就是電影在給觀眾講故事時是否有更通俗,作為紀實片,裡面包含大量的現實歷史和人物關係作為觀影的門檻,這部分上諾蘭在保證嚴謹的同時也照顧到觀眾。
電影中有一場戲,當奧本海默意識到他們正在研究的核爆之後引發的連鎖反應會一直持續並點燃大氣層的時候,奧本海默隨即就去找了愛因斯坦,但其實現實歷史中奧本海默並不是找的愛因斯坦,但電影在商業性上做出了改編,這能讓觀眾從更熟悉的面孔上進入電影所展示的世界。
經歷#
得益於影片裡眾多演員的演技和完美的表現,人物面對正在經歷的事情和行為都讓我如此熟悉、親切、認同,我不知道這是否只是我個人的感覺,電影裡所有人的演繹都能給我這樣的感覺,還是說諾蘭導演對於演員的要求和電影傳達的效果就是如此。
比如有一場戲,在三位一體引爆前的暴雨中,眾人確定引爆的具體時間,並在大雨中彼此一個接一個的傳達時間信息中的那種參與感,隨著音樂你會緊張,但同時對我來說這也是我個人現實中經歷過的事情:仔細想想你們人生中總有過這種很多人一起操辦項目或活動的時候在死線中緊張的樣子。
這樣類似的體驗在《奧本海默》中比比皆是,同時在看諾蘭導演採訪中一直強調實拍的重要性,因為實拍不僅是讓畫面上給觀眾更好的體驗,而是能讓演員更好的投入到必要的情景中,這樣演員的表現能讓觀眾有更好的共鳴,拍電影裡這才是最值得和最重要的地方。
奧本海默的困境#
《奧本海默》中不止一次的談到過,在兩顆原子彈落下前,日本當時就已經有戰敗或投降的情況了,但歷史中也的確是。所以當奧本海默在「審判」中被質問到「何時有如此強烈的道德譴責」的時候,你就知道,這不只是紐結一詞就能形容的。
雖然我想說在電影裡,或者影評裡討論歷史時局未免會有些掃興,但是對於《奧本海默》來說不談論這些又顯得浪費。包括奧本海默從總統的房間裡走出來的時候,杜魯門的那句「下次別讓那種愛哭鬼進來」,種種這些奧本海默以及當時眾多科學家的困境,這是一種現代性的結構問題,沒有人能夠解決和回答,而這,即是造就了我們現在的社會。
奧本海默對總統說「我感覺我的雙手沾滿了鮮血」,我曾遇到過這樣一個問題:奧本海默說這句話是擔心自己被日本人報復嗎?—— 這讓我想到了影片裡還有個橋段,就是奧本海默帶著那個令人擔憂的問題來找愛因斯坦的時候,和他們在樹林裡還有另外一個人,愛因斯坦這樣說這個人:哥德爾一直擔心納粹會在他的食物裡下毒而拒絕吃飯。歷史中這位科學家就是因為精神問題而最終餓死的。
同樣的,對於精神正常的奧本海默來說,他當然不用擔心日本人日後會報復他,事實上這正是處於奧本海默這個人物作為科學家,作為上個世紀典型學者的代表,他們的古典道德所告訴他們,即使按下核按鈕的不是他們,但是他們是真正創造出那個武器的人,他們的古典而正義的道德告訴他們,他們有必要為那些無辜死去的人負責,甚至可能是未來。
而這裡我再強調一遍,在兩顆原子彈落下前日本的戰爭就已經失敗,這種事實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並沒有普遍認識。所以在面對「後核」的今天人們擁有的新的道德認識,抑或是對於精英和決策者來說,奧本海默就是那種「愛哭鬼」。
意識形態#
奧本海默的困境中所展現的,其實不止是《奧本海默》所解釋的那種故事。我在三刷的時候旁邊有對年輕情侶,當看到希爾博士在施特勞斯的聽證會上為奧本海默說話,而指出施特勞斯對奧本海默惡意的所作所為的時候,旁邊那位女生為此小小的拍手叫好,好似看到冤案平反的感覺。
但更「魔幻」的是,現實歷史中,奧本海默被委員會持續長達一個月的「審判」中,最終被撤銷安全許可,期間奧本海默要一遍遍的面對自己的私德被拿出來給大家審視,就像影片中奧本海默以裸體的姿態在委員會成員的面前的那樣,而這件事,直到 2022 年底,美國才撤銷這項判決。而這項判決在奧本海默生前,以及相關類似的其他事件的迫害中,這種冤案平反對當事人而言沒有任何價值,只是給外人會覺得好看罷了。
對於那些認真的人來說,包括我,很多人認為施特勞斯的這段戲很「荒唐」,因為我們都知道這是麥卡錫時代下「大清洗」浪潮下的一部分,當然就會有人認為把這樣歷史性的事件描述成施特勞斯對奧本海默的「個人恩怨」這種敘述手法非常的鄙夷,部分人甚至很陰謀論的認為這就是在「資本主義虛偽的民主」下的遮掩,亦或是諾蘭導演的一種「妥協」。但實際上我對此並不完全認同,就如同諾蘭把這段戲作為黑白畫面演繹的那樣,它無關主客、視角,反而如果你真的認識「資本主義下的虛偽」,實際上你就會更認可「個人恩怨」的解釋。
正是這樣的根而形成了這種樣貌,部分觀眾之所以導致這種看法,正是因為把自己所經歷過所謂的「專制」不自覺的套入進施特勞斯的作法當中導致的錯位認識,那反過來對於其他作品中類似的認識也是一樣的,都是一種下意識的看似合理的錯位。
《奧本海默》中愛因斯坦問他在遭受迫害後,為什麼不選擇離開,奧本海默回答「我正好該死的愛這個國家」,乍一看部分觀眾看到這段橋段會覺得有些「老套」,但實際上這正是奧本海默對那些無辜死去的人、為戰爭中困難的人捐錢……… 行為裡態度的註腳,奧本海默愛的真的是這個國家嗎?不,真正愛的其實是他自己腳下這片土地的人們。
推薦閱讀:#
得益於以下這些創作者的內容(排名不分先後),讓我有機會去領略和講述我所認識到的東西,本來一開始想一口氣全在文中寫完的,但仔細想想與其都寫出來,不如直接放出引文,也推薦大家配合電影觀看。
- 【《奧本海默》如何用音樂引發核爆?小提琴、管風琴、節律變換和謝泼德音調】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YK4y1c7yz
- 【來自小提琴的極致張力?《奧本海默》配樂賞析】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h4y1P7MM
- 【15000 字解讀《奧本海默》:30 個場景,意象,與視聽語言【銀屏系機核】】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ou4y1C7zf
- 【《奧本海默》:諾蘭這輩子或許拿不了金棕櫚了,但】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ih4y1v7NU
- 【《奧本海默》詳解:現代性的頂峰與悖論】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z4y1G7r1
- 【為什麼諾蘭在採訪時都不肯說實話?完全解密《奧本海默》聚變篇的黑白之謎。奧本海默超深度解析 2】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Ew411A76G
- 【為什麼瓊一定要扔掉奧本海默送的花?】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YC4y1G7aA
- 【奧本海默是蘇聯間諜嗎?【歷史調研室 43】】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aC4y177e3
- 【水滸好就好在投降,《奧本海默》好就好在雙標【如妮所說・潘妮妮】】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4p4y1A7VR
- 【陽和平 23#289 後麥卡錫時代的美式主旋律《奧本海默》】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8411B71R
題外話#
最喜歡的二創 XD 【奧 波 海 默】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bu411w7c3